一事见人:从"装腔作势"到"见血封神"


作者:青茗浅酌1

写作文网 xiezuowen.net


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想必不少人都曾品读过。这篇作品讲述的是寒冬清晨的一场"车祸",带给作者的诸多思考。

故事里,"我"一度认定跌倒的老妇人是在装腔作势,因此冷眼旁观。反倒是那名朴实善良的车夫,毫不犹豫地扶起了老妇人。在将自己与低微卑贱的车夫相比较时,"我"竟生出了前所未有的羞愧之感。那时的社会,车夫无疑属于最底层的群体,他们文化程度不高,思想境界也远不及"我"。

时光飞逝,物是人非。如今的社会却是另一番光景:新闻媒体屡屡报道豪车车主,在醉酒后将他人的生命视为可以用金钱等价交换的商品。这些人凭借名酒壮胆,将豪车当作凶器,在红灯高悬、测速器频闪的公路上肆意飞驰。他们的笑容里满是疯狂与邪气,仿佛已与魔鬼签约,即将坠入深渊。

一旦出了事故,肇事者不是选择逃之夭夭,便是找人顶替。第一时间想到的从来不是伤者的安危,也不是拨打急救电话,而是想方设法联系"靠山"寻求庇护。那些令人向往的豪车,转眼间成了索命阎罗。它们优异的性能,在这场悲剧中只体现在能将受害者撞得更高、更远。

对此,鲁迅先生曾说:"老实说,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地看不起人。"诚然,这些不齿于人类的行为令人作呕,但社会并非全然黑暗。善良与美好始终在我们身边:每当事故发生时,总会有热心群众第一时间伸出援手,拨打急救电话,拍照取证、指认肇事者;当异乡人迷途落魄时,总会遇见素未谋面的陌生人主动相助,将你护送到安全之地。

是的,美好或许不多,但我们需要更多的去谴责那些不道德的行为,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并努力创造更多美好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