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鞭炮声此起彼伏,我才恍然大悟,今天竟是除夕。
村庄里的景象依旧如故。每家每户门上贴着对联,门前飘荡着袅袅香火,空气中弥漫着各家各户饭菜的香气,却又夹杂着烟花爆竹特有的刺鼻气味。一样的景色下,气氛却显得截然不同。乡间小路上偶尔有行人匆匆走过,脸上却少见往日的笑容。
去田里祭祖的人依然不少,长者带着晚辈,提着一袋供品来到地头。他们选个小避风处,烧纸钱,磕几个响头,放完鞭炮便转身离去,神色匆忙。
土地庙前往日香火旺盛的景象已不在。曾经人声鼎沸的地方,如今只剩冷清。
脑海里浮现的应该是儿时对于除夕的印象吧。那时的老屋内总是灯火通明,餐桌上的食物看起来异常诱人。斑驳的石墙上倒贴着一张张"福"字,尽管简朴却充满喜庆。
全家人围坐在桌前谈笑的声音,热气腾腾的鸡汤,窗外飘落的小雪,曾几何时这些都是除夕夜里不可或缺的元素?
手机屏幕不时闪烁,一条条拜年消息不断跳出。冰冷的文字仿佛窗外未化的积雪,冰凉而疏远。
年夜饭早已名不符实。餐桌上一应俱全的鸡鸭鱼肉似乎只是为了摆样子。大人们围坐在麻将桌旁,孩子们低头玩着手机,哪还有人会在电视机前一起观看春晚?
曾经盼望着过年的心情如今已荡然无存。那些压岁钱、新衣裳、点燃鞭炮吓人的乐趣,都已成为珍贵却遥远的记忆。
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却对新年越来越淡漠。繁重的学业与生活压力下,年味似乎随着饭菜飘散在空气中渐渐远去。
看着小孩们仍能无忧无虑地追寻着炸炮的快乐,让人不禁疑问:未来的某一天,他们是否也会和我一样,对春节只剩下无奈与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