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始于那个不起眼的小烧饼摊,摊主是一位不惑之年的中年男人。岁月在他人脸上刻下痕迹,鬓角略显斑白的他总是一脸憨厚的笑容。每天清晨,他都会早早地支起摊位,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默默制作着那些让人回味无穷的烧饼。
初次相遇是在一个寒冷的冬日,我被那热腾腾的烧饼香味吸引而去。咬下第一口,外酥里嫩的感觉让我立刻就成了这里的常客。每天上学途中,总会在这里停留片刻,看着摊主专注地制作每一个烧饼。
细心的我却发现了一个特别的现象:无论多忙,摊主总是戴着白手套揉面、擀皮、烤制。这看似有些多余的动作,在他看来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当我好奇地询问时,他朴实的回答让我印象深刻:"卫生些,手上什么脏东西也不会做到饼里,看着也让人放心。"
后来因为升学,我家搬到了另一个地方。每当经过那个路口,我总会不自觉地想起那张熟悉的面孔和那双总是忙碌的白手套。几年后再见时,摊位还在那里,只是多了一家竞争店。
"生意还好的吧?为什么不去开个大店?"看着他依旧忙碌的身影,我不禁问道。他笑了笑:"不用那么麻烦,自己做踏实。要是用机器做了,那烧饼还能有这个味儿吗?现在这样挺好的!"
听着这话,我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流。是啊,正是因为他这种不追求速度、保持初心的态度,才让这些烧饼有了独特的味道。看着他熟练地揉面、制饼,仿佛在欣赏一门传承多年的技艺。
那家新开的早餐店,虽然也卖着相似的烧饼,却总觉得少了些什么。也许是因为失去了那份专注和真诚,那些整齐摆放在柜台上的烧饼反而少了几分温暖。
后来我明白了,或许正是这份"不着急"的心态,让这个小摊成为了城市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在这里,每一块烧饼都承载着一份温情,见证着一个时代的印记。这就是为什么多年过去,我依然忘不了那个烧饼摊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