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中,住着一位名叫“许愿”的年轻人。他从小便失去了父亲,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通过给大户人家做短工维持家用,生活十分艰难。尽管如此,她仍坚持让儿子吃饱穿暖,并盼望着他能有所作为。
许母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每逢农历初二和十六都要去佛堂进香,祈求佛祖保佑她们平安,并希望儿子能出人头地。因此,儿子“许愿”的名字也源于这份期望。随着时光流逝,许愿逐渐成长为一名健壮的小伙子,不仅能承担起家庭重担,还知书达礼、乐于助人。
有一天,许愿像往常一样清晨上山砍柴。临走前,他告诉母亲砍柴的具体地点,希望中午能吃到她送来的饭。然而,在许母前往山上途中,半路遇到一位衣衫褴褛的乞丐倒地呻吟,几乎快要饿死。
见状,许母毫不犹豫地将准备给儿子的饭菜给了这位陌生人。乞丐饱餐一顿后精神焕发,并表示想送一双鞋给许愿作为答谢。
起初,许母婉言拒绝了这个提议,但在乞丐的坚持下,最终还是收下了这双破旧的鞋子,并答应将它带给儿子。随后,乞丐化作一阵清风消失不见,而这一切让许母意识到这位乞丐可能是一位仙人。
回到家中,许母急忙备好饭菜再次上山,终于在砍柴的地方见到了儿子。然而,当她把这双“神仙鞋”递给许愿时,他却因只得到一只鞋子而感到沮丧。传说中,穿上这只鞋子的他只能成为一位“半仙”,拥有预测风水的特殊能力。
带着这只神奇的鞋子,许愿踏遍方圆百里的山水,撰写下了多本关于风水的书籍。书中详细标注了各个山脉的“点睛之笔”,凡是得到这些风水宝地的人家,都能获得财富与官职,生活安康。
“半仙”之名也随之传遍四面八方,他的故事不仅成为传奇,更为后人带来了无数福祉与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