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当空照,站在这方阳台,竟生出几分恍惚。不知从何时起,窗台渐渐低矮,无需踮脚便能俯瞰整条街道。探出窗外时,恰听见楼下便利店中有人对着街对面的朋友吆喝:"喂,晚上一起打麻将吧!"
儿时的种种过往,早已模糊不清。
记得那时学校门口遍布着各类小摊与文具店,一字排开,名字简单直白。唯有"豆豆文具店"令人印象深刻——那是一家专卖文具用品的正规小店。课间休息时,总有几个玩伴结伴前往购买零食,在一户夫妻经营的小店里尤为热闹。
放学后店内挤满了学生,老板娘常揪住某个孩子厉声问道:"给了钱没有?"虽说态度不佳,却并不影响我们对小店的喜爱,每下课铃一响,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往店里涌去。现在想来,那时的零花钱确实花得冤枉。
读一年级时最爱上数学课。老师总在黑板上画几个圆,问大家这是多少个球。那时的难题顶多是在圆中涂一半,表示半个球的存在。每当老师话音刚落,我总是迫不及待地举手作答,却渐渐发现自己的答案常常被否决。终于某天,当我举手时竟忘了问题的答案是否正确。
玩伴之间总会自发形成小团体。我们班也分成两个阵营,时常无端争吵。待冷战许久后,竟是班主任亲自调解。一日语文课上,她指派了两名代表上前谈判,最终在全班掌声中,两位女同学握手言和,场面之正式,恍若两国首脑会谈。
直至四五年级,作业成为每日必修课。与同桌你追我赶地比拼书写速度,全然不顾作业质量。那日数学作业发还时,因错题累累,便借来正确答案抄写。不料被同桌举报作弊,老师不分青红皂白将我训斥一番:"就为了早些回家,连底线都不要了?"那时的委屈难以言表。
长大后才明白,并非所有问题都能水落石出。生命中总有些谜题无解,但我们终究学会了在夹缝中求生。彼得潘带着我们的童真远去,在记忆中留下永恒的身影。即使无力飞翔,我们仍在心中编织着幻想的翅膀。
在成长的长河里,失去天真无邪的同时,我们也获得了更多可能。或许这就是生命的轮回,在告别童年的同时,也在期待下一个奇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