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学不可以已。”《诗经》有云:“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行役劳其生,好是正也,神而明德福绥厥后。”人若能精通道理、修养身心,必获大福。学习不必一味冥思苦想,只需在生活与工作中稍加留心,日积月累,终将成为知识的富有者。
古语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古人如“囊萤夜读”、“画灰习字”、“悬梁刺股”,皆以明志。今人虽处盛世,亦当以此为鉴。学习贵在持之以恒,正如荀子所言:“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若浅尝辄止或虎头蛇尾,则终将无成。
德国化学家李时珍潜心研究海藻多年却未能坚持到底,与新元素失之交臂。明末谈迁历经二十七载完成《国榷》,虽遇火灾亦不改其志,终成巨著。铁杵磨针、细流穿石,皆需坚忍不拔之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若心猿意马,则难有成就。然当今世界瞬息万变,仅恃“两耳不闻窗外事”式的专一亦不足取。应在精研主业之余,广涉博学,以适应时代之需。
人之一生,或如驽马十驾,终至千里;或似螃蟹六跪二螯,反受其累。究其缘由,在于是否能持之以恒、专一用心。若能做到这一点,则必将如同一心向学的蚯蚓,日在日进,终成大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