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将至,一位好友返乡过年。我的诸多朋友中,最亲密的那几位都称兄道弟,他便在其中。
我们的情谊始于小学六年级和初中时期,那时还不至于称兄道弟。后来如何发展为兄弟般的关系,我已记不清了。令我感慨的是,现今人与人之间猜忌太多,心与心之间的隔阂也越来越大。而我和他却能心意相通,毫无隔阂,这正是我们能够成为兄弟的重要原因。
他已经外出打工近两年,更换过两份工作,并非工作有多么辛苦,只是过于清闲且无趣罢了。第二份工作同样让他觉得乏味难耐,但由于能力有限,他也无法再寻觅更好的职位。每当他回家时总是充满喜悦,而我也因学业在身,难以在他短暂的假期中多陪伴他。
在家乡,他是我唯一要好的朋友了,其他友人大多在外打工或求学,偶尔回家团聚的机会少之又少。每次相聚的时间总是短暂的,没过多久,他就必须再次启程返回工作岗位。
面对他的苦闷,我又该如何安慰他呢?我自己何尝不感到迷茫和乏味?我常常以学习为由推脱陪伴他,可扪心自问,我的求学之路真的那么认真投入吗?恐怕不过是为了应付生活罢了。我也曾想过辍学打工,但父母的许可与自身能力的欠缺成了阻碍。
有人说文化差异会拉远朋友间的距离,我深有体会。虽然我不想承认,但却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曾经亲密无间的好友,随着时间流逝,在各自的生活轨迹中渐行渐远。
长大后的世界不再如儿时般纯净简单。我的朋友们,你们现在都好吗?何时才能像小时候那样,毫无芥蒂地促膝长谈?愿我们的情谊永远铭记于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