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后,某省理科状元因多名记者采访劝阻而更改报考专业的消息引发了公众对高考志愿填报自主权的广泛讨论。这则新闻报道出来后,一组网友分享自己填报志愿经历的图片在社交媒体上迅速传播。
"千万别……因为……"这样的劝诫之言很快流传开来。对于同一件事,不同的人往往会有不同的看法,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既然人类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动物,那么为何要因他人的劝阻而轻易改变自己的观点呢?人生道路的选择权理应掌握在自己手中。
填报高考专业志愿事关个人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这是每个考生的私人事务,他人无权干涉。既然这是关乎自己未来的大事,就该坚持己见,而不应轻易交付给别人来做决定,哪怕是父母也无需听取其建议。
人生路途中会遇到许多类似的选择:比如有些家长在孩子年幼时就为其安排各类兴趣班,却从不询问孩子是否愿意。待到高考填报志愿时,我们已经长大成人,能够独立思考和判断。面对父母的期望和要求,我们完全可以说"不"。
有人认为:父母的人生阅历比年轻人丰富,他们的建议往往是基于对子女的关爱才提出的。比如建议考生报考公务员专业,因为公务员职业相对稳定。但若个人志向在其他领域,又有何不可?以笔者所知,许多人在被要求违背自己意愿选择专业后,最终都过得并不开心。
坚持自己的理想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正是因为坚守对科幻文学的热爱才取得了今日的成功。而那些执着于音乐事业的音乐人也都是历经各种困难仍初心不改的最佳例证。
面对人生选择,我们要相信自己,坚持自己的判断。即使追梦之路充满荆棘,也要勇敢前行。毕竟,人生是自己的,未来也是掌握在我们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