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孩童的作品迅速装点了一面墙壁,色彩绚丽,构图严谨。他的父母为他举办了画展,而参观者们不约而同地称呼他为"神童"。另一个孩子则独自沉浸在角落里,笔耕不止,却始终无人问津,因为他手中的画作永远处于未完成的状态。
时光飞逝,人们对那个一度备受瞩目的天才画家的作品失去了兴趣,取而代之的是那些曾经默默无闻的创作者。人们将前者的画作从墙上摘下丢入纸篓,却从垃圾桶里发现了后者的创作,并将其重新挂上墙面。
毋庸置疑,两人皆天赋异禀。只是前者早早向世人展露了他的才华,在赞誉声中前行,而外界的褒奖就像是一副加重的枷锁,让他难以突破自我。相比之下,角落里的画家在无人问津中坚持创作,不在乎他人的目光,只专注于挑战自我,成就了一个真正的"高手"。
真正意义上的高手并非因为别人的称赞而得名,正如真理源于认知而非盲从一样。因此,高手往往甘于寂寞。
故事的结局本该开放,但我为它续写了一个圆满的结尾:两个孩子互换了位置,第一个退居幕后潜心提升技艺,第二个则走上了镁光灯下的舞台。随着时间推移,随着技艺的进阶,两人的地位又会再次更替......这种循环往复的过程促使两人不断提升自我。最终,他们都成为了画坛上的巨擘。
这样的结局未免太过理想化:两个成功者携手并进,没有失败者。现实生活往往不尽如人意,因为在舞台与角落之间的转换常常让人付出代价——骤然失宠会令人萎靡不振,突如其来的关注又可能使人妄自尊大,这些都让人难以保持"高手"的心境。
当我们面临这样的境遇时,请看这样一段隐喻:人生路上有一片果实累累的果园。第一位行者随意拾取果子,不论是饱满还是干瘪。起初人们会因为他的数量而感到新奇,但很快便会视若无睹,最终他也因负重而倒下。
第二位行者则谨慎挑选,终于找到了一颗上好的果实。他招呼路人围观,并为自己的选择倍感骄傲,却因此迷失了前行的方向。
第三位行者采取了一种更为智慧的方式:他会精选上等果品收入行囊,当他的背包装满时,他会舍弃劣品换取更优质的收藏。他从不刻意展示这些珍藏,而路人偶然发现并惊叹于他的收获时,他只是淡然一笑,继续前行。
这条路就是人生,果实象征着成功。那个智者般的行者正是一个甘于寂寞的高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