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达到那种三日不读书就精神恍惚的境界,书籍并不是我的全部生活,尽管它们涵盖了世间的百态人情。
我读书没有特别之处,喜欢广泛涉猎各类书籍,而非执着于某一类型。这种广泛的阅读习惯,让我在与他人交流时不会因为话题而感到不知所措。这便成为我阅读最直接的目的。
当我翻阅《西游记》时,能感受到中国古典文学中浪漫主义的氛围,更能从中学习书中人物的优秀品质。阅读《福尔摩斯》,我的心随着柯南道尔笔下起伏跌宕的情节一同颤动,被那位机敏过人的侦探所折服。而读到几米的作品,在一个会心一笑的瞬间,仿佛领悟到了生活的真谛。
我也曾尝试通过阅读来提升自己的修养。前几天购得一本《最美的散文(世界卷)》,试图领略外国文学的独特魅力。对于浪漫与否的考量,正是我选择这类作品的原因之一。虽然最初只想品味泰戈尔的作品,但内心总存在着追求全面完整的渴望。然而这本书带给我的,不过是一时满足虚荣心而已,目前看来,我的理解能力还不足以真正消化其中精髓。
尽管如此,在阅读的选择上我也逐渐提高了要求。早已不再满足于杨红樱的校园小说,甚至当看到她推出新作时,竟会产生不屑一顾的想法——这些作品似乎太过幼稚,只配吸引小孩子阅读。我明白嘲笑他人不当,更何况我也曾是那个天真无邪的孩子。
如果没有了书,我的生活将会怎样?即便我还是原来的自己,但那样的日子也必定如同想象中的一般难以承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