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记忆中,中秋节最鲜明的印象便是全家围坐庭院赏月的温馨场景。那时居住的平房旁有一方小小的菜园,园边种满了桂花树。每当中秋来临,清幽的桂香与青草的气息交织在一起,为节日增添了别样的芬芳。母亲总会轻声讲述那关于月亮上的古老传说,而理工出身的父亲则会不失时机地进行科普式的纠正。正是这样的温馨对话,将童年的中秋记忆永远定格在快乐与期待之中。
随着岁月流转,节日的味道却越来越淡。首次在外度过的中秋节更是让人难忘——那是高中时期,学校离家窎远,中秋恰逢周中。当老师说"回家团圆吧"时,我唯有和留校的同学相约食堂度过这个本应团圆的时刻。内心不免涌上一股难言的失落感。直至大三那年,按捺不住思乡之情的我提前返家与家人共度中秋,才算找回了些许往日的情趣。
身处海外每当佳节来临,在异国他乡更能体会到"亲情"二字的深意。每逢中秋之夜,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愈发深切。好在孔子学院和中国驻宋卡总领馆总会组织我们这些海外游子相聚一堂。记得院长常在致辞中感慨:你们一定要学成归来!随后总能享受到从北京空运来的精致月饼。席间,同胞们还会带来新鲜的榴莲、山竹等热带水果分享,更添节日氛围。
如今回到国内工作,虽然仍对事业有些迷茫,但去年和家人共度的中秋却让我倍感温暖。母亲特意准备了满满一桌菜肴,仿佛一下子找回了几分往日过节的热闹。或许随着年龄增长,在外漂泊多年后愈发体会到团圆的可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