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学习了一篇令人心痛的文章——《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揭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屈辱篇章,也给了我深深的震撼与反思。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不仅拥有宏伟壮丽的建筑群,还珍藏了无数珍贵的历史文物和稀世珍宝。这座东方瑰宝曾经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却在1860年遭遇了一场空前的浩劫。
当时,英法联军闯入北京城,对圆明园进行了野蛮的洗劫。他们将能够带走的财物全部掠走;对于那些体积过大无法搬运的珍宝,则疯狂地进行破坏性拆除;而对于那些连运输工具都难以转移的文物,干脆直接付之一炬。更令人发指的是,侵略者们竟然在园中放火,企图销毁自己罪行的证据。
在这场灾难发生时,我们的清朝统治者却选择了逃避。皇帝和大臣们不是奋起反抗,而是仓皇逃往热河避难,将国家的命运弃之不顾。这种懦弱的表现与他们手中掌握的巨大权力形成了鲜明对比,令人心寒。这不禁让我思考:难道中国就应该无端承受他人的欺凌吗?难道中国人民就注定要成为任人宰割的亡国奴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只是因为当时中国的综合国力过于落后,在科技、军事、制度等各个方面都远远不及西方列强,这才导致了这样的悲剧。
许多人或许会对这种局面感到愤怒与不解,但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这就像一个孩子抢夺比自己弱小的弟妹玩具一般容易。可笑的是,当时的统治者明明知道国家积贫积弱,却仍不思进取、安于现状,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抛诸脑后。
想到这里,我不禁联想起自己的一些行为。比如在升旗仪式上不能专心致志,甚至轻慢地对待国歌;又或是对祖国的历史文化不够尊重……这些小事倘若不及早改正,就可能演变成对国家不负责任的错误行为。从现在起,我决定改掉这些坏毛病,用实际行动来为祖国争光。
每当我站在圆明园的废墟前,望着那残存的断壁残垣,总会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屈辱感和责任感。这让我想起了周恩来总理的一句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啊,在新时代的今天,我们这一代人更应该发愤图强、励志向上,用知识改变命运,用智慧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